找到相关内容1646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大乘简说妙观察智法

    就是独缘定境,而不与眼、耳等五识同缘,故无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等一切尘境作为外缘。  (3)独散意识。此种意识不与五识俱起,思绪散乱,即不攀缘五尘之外境,散乱纷杂而遍计(执著、胡思乱想)诸法。其状态既非...依次将此三识称为定中独头、散位独头、梦中独头。  而五俱意识又可区别为与五识同缘与不同缘两种情形:   (1)五同缘意识,是指与五识一起产生,且与之攀缘同一外境之意识,例如眼识见青色时,意识亦想青色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53351459.html
  • 四识住与修行

    提到此意识攀缘增长的温床(色、受、想、行):所谓四识住(vibbana-tthiti)。  意识缘过去诸“行”(业力、习气),而贪著于色、受、想、行,加上对无常、苦、无我的怖畏,而愈发攀缘,难以割舍。  意识加上所攀缘的四个对象:身体、感受、知觉、意志,统称为五蕴,蕴有积聚义,指人的身心状态是发展出来、累积起来的。人体成长要呼吸、要吃喝、要感觉、要有所受、要知觉、要判断,要认识、要不时面临抉择,要...

    张大卿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73552963.html
  • 临济溯源(上)

    求那跋陀罗翻译《楞伽阿跋多罗宝经》四卷,其中列举愚夫所行禅、观察义禅、攀缘如禅、如来禅等四种禅。愚夫所行禅,乃分别专注一境,更于分别固执所构之禅境,妄加分别,以为实有其法,则堕二边,犯无穷过。佛家之行,固不离于止观,然必须以观察义禅、攀缘如禅、如来禅为准则。而三者中,尤以具备自觉(自者内也,觉者触证也,见闻觉知之觉,非觉悟之觉也。外离名言而亲切体认之谓内,由是而触证实相之谓觉。乃亲证、现证之谓,非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61453495.html
  • 十二缘起流转门简述

    一根是无法竖立的,两根相靠仍站不住,唯有三根架在一块才能稳当直竖。名色与识的相依相缘情同此理,名、色与识三者缺一不可。   “攀缘四识住,何等为四?谓色识住、色攀缘、色爱乐、增进广大生长;于受、想、行识住攀缘、爱乐、增进广大生长。”这段经文正证明了缘名色(色、受、想、行)识得生长。   识与名色相依相缘而生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:六入、触、受、爱、取、有、生、直到老病死忧悲恼苦,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起。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51555197.html
  • 不要以佛法助长烦恼和贪心:达真堪布

    不会失去,未得到的才会得到。这是一种解脱的方法。   有欲望就有失望,有盼望就有绝望,随缘了才能顺利。你现在为什么不随缘,老是攀缘呢?就是怕不顺利。越怕不顺利,就越攀缘;越攀缘,就越不顺利。佛为什么说...

    达真堪布

    佛法|烦恼|贪心|达真堪布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14/03/150752325656.html
  • 研习“杂阿含经”论增上慧学

    hellip;作是知已,于诸世间则无所取,无所取者,自觉涅盘。”第三十七经则谓要不住四识住:“于色中识住,攀缘识,喜贪润泽,生长增广;于受、想、行中识住,攀缘受、想、行,贪喜...封滞意缚断已,攀缘断;攀缘断已,识无住处,不复生长增广。受、想、行界离贪,离贪已,于行封滞意生缚断;于行封滞意生缚断已,攀缘断;攀缘断已,彼识无所住,不复生长增广。不生长故不作行,不作行已住,住已知足...

    蔡惠明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51863707.html
  • 天童山觉和尚宏智禅师语录选析

    有一个心去听这个声音?你有一个心去看这个相?心根本不会说“我知道,我看到”。我们认为看到,听到的那个作用,当做是自己的心,太高估自己了!心根本不是能够攀缘的东西呀!没有攀缘呀!是自己颠倒,这边的大海,...本绝缘’,心不是能够攀缘的。我们常说心攀缘不好,“那是妄想心、是攀缘心”,这样说其实是不对的呀!‘心本绝缘’,它本来绝缘,不通电的,没有能所,都是一体的东西,还要能缘所缘吗?所以心是你误以为我有一个心...

    洪文亮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9390873979.html
  • 佛陀为什么把亲人之爱叫饿鬼爱

    就是饿鬼相,饿鬼永远要吃、要喝,却永远吃不饱,永远在饥渴之中。那种永远满足不了的贪欲,就叫 “饿鬼爱”。   攀缘不舍饿鬼爱,使我们百劫千生轮回六道。譬如今世互为母女,来世不一定还是母女,下辈子或...子对众生所作的善业,本是很大的法财、资粮和福报,若能把这经验提升扩大,把善意布施回向出去的话,是了不起的事情,是极大的善业。但是我们若攀缘饿鬼爱不舍,就一定要去贪功受福德。这一贪功受福德,便成了饿鬼...

    黄胜常

    |情爱|慈悲|在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5/225000557.html
  • 净空法师谈止观与念佛止观

    法相,唯有用观照才能见到如实理,永无乖诤。   △ 体真止:止就是定。体真者,经论中常说一切诸法皆因缘和合而生,均无自性,如能体会真空的道理,证知其真理即真空,一切事相当体即空,就不会在一切法上攀缘。...不攀缘佛即攀缘六道,念头是刹那不停的。与其攀缘俗念,不如攀缘净念。烦恼未断,生死未了,很想成佛,念佛即成佛的增上缘,岂可轻视持名念佛法门?   △ 持名念佛,不必观想,如要观想亦未尝不可,须知色相已...

    净空法师

    |念佛|止观|净空法师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3/1549268463.html
  • 我投资的是人生

    甚至70万都没人要。当时市场行情虽然不好,但绝没有差到那种地步。 2000年9月中旬,太太突然问我:“我们做这件事是不是攀缘?或者我们没有这个福报?”于是我们决定请教佛菩萨,因为不是为个人私利而求,...我们根本就不要去攀缘了。 结果佛菩萨给了我们怎样的感应呢?我们凌晨一点求,早上九点就有家房地产公司来通知:“你们的房子有人出65万买”。我想佛菩萨等于是直接告诉我们说:因缘成熟了,你们开始做吧。但我...

    佚名

    |回春故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7/09/13332816022.html